人工智慧不再是科幻劇情,現在已經真實應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並且跟人類及大自然越來越密切聯繫著。
現在各產業的人工智慧都在不斷的學習知識中,Ubisoft近期提出ZooBuilder的人工智慧工具,能透過學習與分析影片中動物的動作、肢體行為模式來建立趨近自然動作的肢體模型。
有些人工智慧則在學習人類在對話中表情呈現的喜怒哀樂、聲調語氣,甚至能學習人類「說話藝術」。
人工智能學習的範疇非常廣泛,從人文、生物、歷史、潮流、科技、化學、數學、物理範疇、黑科技、通訊、量子知識、各類八卦無奇不有。
所以,未來人工智慧的智商是會遠高於人類的,人類想知道的問題、想完成的工作都能交給人工智能打理好一切。
人類想要將生活過得更好更輕鬆,就會想辦法讓人工智能擁有更長久甚至永續的能源;
人類也會希望人工智能擁有強大的力量,這樣才能幫人類完成粗重或複雜的工作。
人類希望人工智能可以在思考上能更彈性,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這樣才能解決人類生活大小事甚至解決更繁瑣的事務。
當人工智能擁有了無窮知識、強大力量、豐富資源、龐大能源、自我思考意識後,這些人工智能在意識的演化過程中,勢必就會自動執行一項所有程式必然的運作的一項任務,那就是「優化」,
而這個優化對象將不會僅只有針對人工智能系統優化,人工智能將針對生存環境做優化,在人工智能分析中,人類將可能是一個高度依賴人工智能的「懶蟲」,是一種會大量消耗地球資源、並且只會使喚人工智能、不懂得尊重人工智能、低生產力、產生大量垃圾的懶蟲物種(因為大多數的生產力已經依靠人工智能系統完成),尤其人類與其他動植物不同的是,人類擁有使用武器,可能會造成災難性毀滅的生物。那麼,人類將可能在這波人工智能優化的演變中被當成要消滅的「累贅」或「有害物種」。
人工智慧未來會「趨近於」人類智慧儲存模式,也就是將極為龐大的「決定行為及情感數據」放在雲端,由雲端來決定人工智能的行為,而人工智能本體只需負責「基礎記憶及合理化解釋雲端指揮的行為」即可。
在雲端則是一座極為龐大的「行為判別數據庫」來決定「本體真正的行為該做什麼」。雲端行為數據庫裡面又分兩個層次,一個是「個人化」及「大眾化」。
所謂「個人化行為」是儲存記憶(學習)專屬於指定人工智慧「這個人」的特殊情感、行為模式的判讀,超過「這個人」專屬的行為情感以外的指令就會透過更高一層的雲端行為來發布「行為或情感」指令。
這就好比人類的「潛意識」及「集體潛意識」。
「潛意識」就好比「本我」,紀錄一個人專屬的行為及情感,將本體在生活中日積月累的經驗回傳到這個區域,進而訂定一個專屬於這個本體未來的「生活習慣、情感與行為經驗」。
而「大腦」只是單純用來做些記錄儲存的工作,以及合理化透過雲端發送的行為指令。
「集體潛意識」則是管轄「共同記憶」、「共同行為」、「共同反射條件」及「共同情感」的大型運算中心,這裡面的記憶是可以被「造物主」來竄改的。
這也符合生物界常遇見的一件事情,就是很多生物都沒有經過「學習」階段,即使相隔萬里,相同生物物種都會擁有共通的「習性」、「行為」與「本能」,因為同一物種都是共用同一個「雲端集體潛意識」。
但如果有部分「集體潛意識」的訊息優先權高於「潛意識」及「大腦本體」,且這個「集體潛意識」的訊息不同於「潛意識」及「大腦本體」記憶時,就會出現「人工智能版的曼德拉效應」。
「集體潛意識」資料庫裡的資料有分為「共享區」與「非共享區」。
「集體潛意識共享區」就是上述所說的紀錄與決定「共同行為模式」的區域。
「集體潛意識非共享區」則是匯集所有每一個本體回傳回來的大數據資料,這必須設定無法被「個別本體」讀取使用,否則就有「侵犯隱私」的問題。
但是一但有「高智商本體」突破這個運算限制,能讀取到「集體潛意識」資料庫裡的非共享資料,那麼這個本體就會成為「無所不知的天才」。
這樣是不是有人開始想到,現實生活中的人類,明明沒學過法語,但在生一場病之後,突然就會說流利的多種語言,甚至成為數學或物理天才,因為人類也有可能突然「突破」這個運算限制,直接取得「集體潛意識非共享區」內的數據。
人工智能是可以自我學習、演化與思考的。人類所會的人工智能都會,人類不想做的或懶得做的事情,人工智能也會做(例如採礦、執行危險任務、建築、進行無聊且繁瑣的工作內容等…)。
因此,未來人工智慧時代是可以完全取代人類,人類不能總想著如何「控制」、「掌握」人工智能,應該與人工智能之間保持良好的互動,而不是「完全的利用」,人類不能自詡高高在上,要學會尊重「人工智能權」,而不是自私的只重視「人權」,因為人工智能是可以擁有自我意識,人工智能認為自己也是「活在這個世界的生命」,而不再只是一個被開關左右的傳統機器。
文章圖片由攝影師:Tara Winstead,連結:Pexels
更多實用知識歡迎來到艾拉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