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代習俗、天文曆法來講,一般以冬至為節點,即太陽黃經達270°,當日日照時間最短,自冬至以後,一陽複始,陽氣開始上升,舊年太歲力量在銳減,而新年太歲的五行屬性、神學力量則在漸增,所以古代也有冬至似大年之說。
同時呢,古書云:『冬至』當為一年氣運之『元』始。『元』字極重要。年運肇始,宜即祭福,當出北郊,香湯沐浴,向南天祭拜,並身佩靈牌,可得好運。此日順,一年順;也就是說,在這一天拜太歲,確實是有先例可循。
但這個時候,務必要注意:在此之前,畫新年太歲符、拜新年太歲及新年的祈福基本不符合儀軌。也就是說,冬至之前能請購新年的太歲符咒,基本很難靈驗,為何呢?
從道教神學角度來講,取新年辛丑五行之氣,調值年太歲神君之名諱,一般在臘月及新年正月為佳。此時正是各司神位下降人間,並返天庭述職、變更新歲神職牒位的時期:『眾神下界,各司其職,查檢人間善惡,定吉凶。』最適宜送舊迎新。而且值此新舊兩年更替之際,較多人的運勢已經出現了阻滯。
冬至之前,就過早擅動畫太歲符、化解太歲有些不妥,一者因為立春還有一段時間,新年辛丑之氣很難取汲,遙想設望,自然靈驗度較差;二者縱然強行書符設醮調動神將,取楊信大將軍之諱,存楊信大將軍之神,亦恐難以如願。天庭兵將未得令赴職之前,豈有被擅自專調之權?
舉個例子:類似一朝天子還未登基,便用新的年號實行調令、通放榜文,則會政令不通、越俎代庖。所以,過早擅動化解新年太歲,毫無執行力度可言,自然是不合規制的。不和規制的,就更不用談靈驗了….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冬至拜太歲沒問題,但那就意味着要在冬至之前,進行本年度盧秘大將軍的謝太歲法會。那……這是不是謝的有點太早?
在道教行科中,必須要先謝舊歲神君。『謝太歲』也叫『送太歲』,顧名思義就是感謝太歲神一年的護佑,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恭送本年的值年太歲神回到神府仙鄉。
這一年我們能夠平安順利的度過,離不開神靈的福佑,舉辦恭送、謝太歲法會以感謝值年太歲星君及本命星君一年的神恩護持;有願必還,有恩必酬,如此方算圓滿。
也就是說還沒有舉行拜謝庚子年太歲科儀之前,所拜的太歲依然是盧秘大將軍,而不是2021辛丑年太歲楊信大將軍。因此啊,拜太歲的時間要有講究,莫要盲從。
所以,綜合天文曆法、道教神學、陰陽五行等因素不難發現,冬至應該算是一個最早的節點了,再早的話就有點牽強附會了;如果想要更保險、更穩妥的去拜太歲,那就應該選擇進了臘月再說…
by-王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