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若不孝,死后毋免哭

在生若不孝,死后毋免哭
「孝顺」这件事情很难予以量化,有人每个月给父母亲一笔孝亲费,这是孝顺;有人早晚嘘寒问暖关心父母亲身体,这是孝顺;有人带父母亲出国旅游,这是孝顺;有人功成名就让父母亲有面子,这是孝顺。

古人说:「孝者顺也」,不违逆父母亲这当然也是孝顺,所以很难给「孝顺」一个标准,或者帮孝顺的程度打分数。
现代人生活方式很多元丰富,套句俗话:「欢喜叨好」,孝不孝顺就成了自由心证,不过孔子倒是帮我们定了基本的规矩。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根据孔子的说法,父母亲活着的时候,要按照「礼」事奉他们;父母亲死了,要按照「礼」祭祀他们;而往后祭拜的时候也要按照「礼」的规范进行,不能多也不能少。
其实看完这段话会觉得孔老夫子有些「老番颠」,不断的重复「礼」,到底什么是礼也一样没个准则,咱也只能摇头叹息,要懂伟人的话真的很难。
依照我的浅见,尽心尽力就算孝顺,毕竟每个家庭状况不同,需求不同,感情成份也不同。反正咱有得吃父母亲就饿不著,就算有一天父母亲过世了,尽自己的能力把后事处理圆满,报答了亲恩,这一辈子就算有个句点,彼此互不亏欠,心安理得,半夜也不会做噩梦。

不过在殡葬实务运作上常看到「假装很孝顺的孝顺」,整场丧事进行过程中子女极尽铺张之能事的付出,令人觉得父母亲没白养这些孩子,可是根据左邻右舍及亲友的说法,这些子女却又是极为不孝,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为何落差如此之大?

曾经有对老夫妻对子女百般呵护,两人省吃俭用把钱都花在孩子身上,孩子们在工作上也都很有成就。
但是孩子们分居各地,各有各的生活圈,原本假日还会回故乡探望父母,但在某回却因故起了纷争,子女此后就不回家了。
有一次老母亲过世,父亲通知子女返家,但是每个人都有无法回家的理由,只说丧葬费用会分摊,整个灵堂冷冷清清,只有老父亲一个人守着,怎不令人鼻酸?
有许多为人子女平日不关心父母亲,但却又花大钱办理丧事,让外界觉得子女很孝顺。其实搞这种场面只是企图以表象掩人耳目,让外人忘了他们平日不孝的行为,总觉得花很多钱把丧事场面做大就是孝顺,对错与否套句俗话:「在生若不孝,死后毋免哭」,平日对父母亲不闻不问,只顾著打拼事业或是自己享乐,等到父母亲死了才到灵位前哀号两声,何苦来哉!
有句俗话:「父母疼子长流水,子想父母有时阵」,这句话真可以裱框挂在床头时时警惕自己是否遗忘了父母亲的恩情。

有个年轻人是家中独子,虽然列不进廿四孝排行榜,但与父母同住,早晚请安问候,也算善尽为人子的责任。
结婚后生了孩子,夫妻俩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逐渐忽略了父母亲,上百货公司买东西都买「孩子需要的」,餐桌上的菜肴都是「孩子爱吃的」,父母亲饿了病了没人关心,难怪老人家会说:「父母饲子不论饭,子饲父母照算顿」。

「在生若不孝,死后毋免哭」这句俗谚简单易懂,但做得到做不到只有自己知道。
文章出处:易春秋

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