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语俗语-“四支钉仔-钉落去才会改”-这是什么意思?(棺木的起源与由来)

四支钉钉落去才会改~

以前医疗机构不普遍,妇女怀孕后不太可能定期产检,也无法掌握胎儿跟母体的健康状况,而且多数乡下人是找「产婆」接生,万一有难产或其他特殊状况经常会来不及抢救,所以生孩子的风险极高,因此才会说「生赢鸡酒香,生输四块板」,意思就是说如果生产顺利就可以吃麻油鸡酒坐月子;若是不幸难产死亡,就必须准备棺材办后事了。

这儿所说的「四块板」就是用来暗喻棺材。

台湾人早期办理丧事是以土葬为主,确认亲人已经死亡就会将遗体装入棺材里面,然后择期安葬,入土为安。

以传统丧俗而言阖上棺盖后必须进行所谓的「封丁」,「封丁」是属于技术活儿,必须由棺木店的人来执行,因为不是只单纯用钉子来固定棺盖,还必须将缝隙填补到完全密合,防止尸臭外泄以及尸水渗漏,这也就是所谓的「打桶」。

然而基于丧俗的伦理,目前无论土葬或是火化,依旧会请母舅或是叔伯拿着斧头比划一下,这是属于形式上的「封丁」。

台湾俗谚:「四支钉钉落去才会改」意指要改变一个人的个性很难,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除非死了才会改。

但是避开「死」字,改以「四支钉钉落去」代表死亡,听起来既文雅又不失本意,好听又不跳针。

然而追本溯源来了解棺木,那可就大有学问了。

台湾人提到「棺材」会有点恐怖,避之唯恐不及,因此会修饰一下改称「寿材」、「大厝」,这就有了「升官发财」的吉祥味儿。

然而以前的棺材可不是这么单纯的。

《易/系辞下》写道:「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这儿出现了「棺椁」这个名词。

所谓「棺椁」指的是两样东西,即「内棺外椁」,在里层盛装遗体的是「棺」,将「棺」包覆起来的是「椁」。

现代的社会是开放的,只要符合法令,你想用纸棺没人会管你,想用铜棺也行,不怕被盗墓要订做一具黄金棺木也只能给你拍拍手。

然而在古代可不是你说了算,必须照着规矩来,什么样的身分地位用什么规格的棺木不能乱套。

《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记载:「生有轩冕、服位、贵禄、田宅之分,死有棺椁、绞衾、圹袭之度。」这就点明了规矩。

《礼记/檀弓上》说:「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桤棺一,梓棺二,四者皆周」。
郑玄注:「尚深邃也。诸公三重,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
《荀子/礼论篇》写着:「天子棺椁十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庄子/杂篇/天下》强调:「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孔子、荀子、庄子这三个老人家讲话够份量,社会地位跟知名度也够,他们也说棺椁的等级要依照身分来区别。

以前棺木价格高,穷苦人家没钱只能「卖身葬父(母)」,委身为奴为婢求得一口薄棺安葬父母。

现代人多数以火化为主,火化棺木价钱不贵,也就不必卖身了。就算是采用土葬方式,一般材质的土葬棺木价格也不会太贵。

以土葬棺木而言在台湾还是有些型式上的差异,有段类似顺口溜的说法:「「北部棺材双头翘,中部棺材直直行,南部棺材穿木屐」。

「北部棺材双头翘」是指北部的棺木天盖头尾部份都是往上略为翘高。
「中部棺材直直行」说的是中部地区的棺木天盖两头都是平整的。

「南部棺材穿木屐」则是指南部的棺木在棺底会多一块厚厚的木头垫著,就像穿着木屐一样。

棺材是由六片木板所组成,棺盖及棺底又分别称为「天」与「地」,左右两片则称为「日」与「月」,而前后两块分别称为「彩头」与「彩尾」,所以一具完整的土葬棺木总共需要用到四长、二短共六块板材。

古代人客死异乡会把遗体装入棺内运回故乡,为了让亲人见上最后一面所以棺盖不会盖上,因此一直到封棺下葬前棺材都是三块长板、二块短板,这也就是后人以「三长两短」来表示遭逢不幸意外的缘由。

此外《礼记/檀弓篇》记载:「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杝棺一;梓棺二。四者皆周。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伯椁以端长六尺。」

这儿说的「缩二衡三」,指的也就是棺木的三长二短。

以现在丧俗而言土葬棺木是用四根长钉来密合天地,但是以前会用七根长钉,这些钉子称为「镇棺钉」。

当中四根钉子为「寿钉」,是由制棺的木匠用斧头将钉子楔入。其余三根如果死者是男性,则是左二右一;如果是女性,则为右二左一。

但是最后一根钉子不会完全钉入,而是会留一半,因为古人做事都不会做绝,做绝了对子孙不利,所以要「留个分寸」,最后这根叫做「子孙钉」,留一半在外头,由子孙以口咬起表示人丁兴旺之意。

中国人的民族性是内敛的,无论是日常生活或是婚丧喜庆,经常会以「暗喻」的方式来教育人们,「四支钉钉落去才会改」也提醒著大家路不要把路走绝了才后悔,必须时时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


文章出处:易春秋2024/1/23

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