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吃魚翅了!為了生態與自身健康

每年尾牙、春節或是參加喜宴時,不少餐廳準備了「魚翅羹、佛跳牆、鯊魚煙」等各種鯊魚製作的料理。

魚翅在東亞傳統飲食文化中屬高貴食材,但是其實魚翅的獲取來源極其殘忍,而且沒有營養價值,甚至可能導致中毒!

 

鯊魚是海洋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對於維持海洋生態平衡有著相當大的重要性。

透過所謂的「潟流效應」(cascade effect),導致食物鏈中其它層級的生物數量也產生改變,最終破壞生態系統平衡。

通常漁夫為了獲取魚翅,都是將鯊魚捕撈上船,之後把所尤魚鰭割掉再將尚未死亡的鯊魚丟回海裡,沒有魚鰭的鯊魚因為不能游泳,只能待在原地慢慢等待死亡。

人類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及個人利益,衍伸出過度捕撈鯊魚及割鰭棄身等造成海洋生態危機的情形,尤其是多種保育類鯊魚正在面臨滅絕危機。

根據 IUCN 資料,全球已有 81 種鯊魚被列為受威脅物種,佔我們已知鯊魚物種的 1/3,全球鯊魚數量大幅減少所導致的海洋生態危機,可能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嚴重。

 

而且鯊魚翅的主要成分只有蛋白質及脂肪,而鯊魚體內少部份可提煉成保健食品成份的物質則已有其它物質可取代。

生活中常見的一般食物都可攝取到蛋白質和脂肪,也完全不需要靠吃魚翅來取得。

海洋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屬和毒素,在海洋生態食物鏈頂端的鯊魚,經由生物放大作用後,將各種海洋生物體內的污染物累積到鯊魚體內,

當人類吃下肚後,就會將重金屬與毒素一同吃進體內,魚翅內含高量的神經毒素 BMAA ,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包括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攝取過量將可能損害腦部、神經系統。

 

因此為了海洋生態平衡以及身體健康,讓我們一起抵制魚翅。

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