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若不孝,死後毋免哭

在生若不孝,死後毋免哭
「孝順」這件事情很難予以量化,有人每個月給父母親一筆孝親費,這是孝順;有人早晚噓寒問暖關心父母親身體,這是孝順;有人帶父母親出國旅遊,這是孝順;有人功成名就讓父母親有面子,這是孝順。

古人說:「孝者順也」,不違逆父母親這當然也是孝順,所以很難給「孝順」一個標準,或者幫孝順的程度打分數。
現代人生活方式很多元豐富,套句俗話:「歡喜叨好」,孝不孝順就成了自由心證,不過孔子倒是幫我們定了基本的規矩。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根據孔子的說法,父母親活著的時候,要按照「禮」事奉他們;父母親死了,要按照「禮」祭祀他們;而往後祭拜的時候也要按照「禮」的規範進行,不能多也不能少。
其實看完這段話會覺得孔老夫子有些「老番顛」,不斷的重複「禮」,到底什麼是禮也一樣沒個準則,咱也只能搖頭嘆息,要懂偉人的話真的很難。
依照我的淺見,盡心盡力就算孝順,畢竟每個家庭狀況不同,需求不同,感情成份也不同。反正咱有得吃父母親就餓不著,就算有一天父母親過世了,盡自己的能力把後事處理圓滿,報答了親恩,這一輩子就算有個句點,彼此互不虧欠,心安理得,半夜也不會做噩夢。

不過在殯葬實務運作上常看到「假裝很孝順的孝順」,整場喪事進行過程中子女極盡鋪張之能事的付出,令人覺得父母親沒白養這些孩子,可是根據左鄰右舍及親友的說法,這些子女卻又是極為不孝,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為何落差如此之大?

曾經有對老夫妻對子女百般呵護,兩人省吃儉用把錢都花在孩子身上,孩子們在工作上也都很有成就。
但是孩子們分居各地,各有各的生活圈,原本假日還會回故鄉探望父母,但在某回卻因故起了紛爭,子女此後就不回家了。
有一次老母親過世,父親通知子女返家,但是每個人都有無法回家的理由,只說喪葬費用會分攤,整個靈堂冷冷清清,只有老父親一個人守著,怎不令人鼻酸?
有許多為人子女平日不關心父母親,但卻又花大錢辦理喪事,讓外界覺得子女很孝順。其實搞這種場面只是企圖以表象掩人耳目,讓外人忘了他們平日不孝的行為,總覺得花很多錢把喪事場面做大就是孝順,對錯與否套句俗話:「在生若不孝,死後毋免哭」,平日對父母親不聞不問,只顧著打拼事業或是自己享樂,等到父母親死了才到靈位前哀號兩聲,何苦來哉!
有句俗話:「父母疼子長流水,子想父母有時陣」,這句話真可以裱框掛在床頭時時警惕自己是否遺忘了父母親的恩情。

有個年輕人是家中獨子,雖然列不進廿四孝排行榜,但與父母同住,早晚請安問候,也算善盡為人子的責任。
結婚後生了孩子,夫妻倆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逐漸忽略了父母親,上百貨公司買東西都買「孩子需要的」,餐桌上的菜餚都是「孩子愛吃的」,父母親餓了病了沒人關心,難怪老人家會說:「父母飼子不論飯,子飼父母照算頓」。

「在生若不孝,死後毋免哭」這句俗諺簡單易懂,但做得到做不到只有自己知道。
文章出處:易春秋

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