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一個漸漸被遺忘的中國傳統節日

一個漸漸被遺忘的中國傳統節日
農曆十月十五,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下元』。下元節的由來與道教有關。道教奉祀天、地、水三神,稱為三官,即天官、地官和水官;又稱三元,即上元、中元和下元。這三官的誕辰分別是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於是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是為道教節日。
按道家的說法,天官於正月十五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稱天官賜福;地官於七月十五來人間釋放幽冥業滿之靈,稱地官赦罪;水官於十月十五來人間為人消災減厄、解救危難,稱水官解厄。下元節,就是水官來人間解厄的日子。
《中華風俗志》中記載:『十月望為下元節,俗傳水宮解厄之辰,亦有持齋誦經者。』這一天,道觀做道場,民間則祭祀亡靈,並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宋吳自牧《夢粱錄》:『(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宮觀士庶,設齋建醮,或解厄,或薦亡。』此外,在民間,下元節這一日,還有民間工匠祭爐神的習俗,爐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於道教用爐煉丹。
下元節習俗:
下元節是道教節日,在這一天,道觀會舉行道場,為為民眾解厄除困。普通訊眾可前往道往瞭解道教常識。
十月十五也是祭拜祖先的日子,在祭拜中要焚『金銀包』,民間折紅綠紙為仙衣,折錫箔為銀錠,裝入白紙糊的袋中,正面寫『謹言冥寶一封、綵衣一身上獻某某受納』,下書『子孫某某百拜』,背面寫『某年、某月、某日謹封』,俗稱『金銀包』,叩拜後焚化。祭拜祖先後在祭拜下元水官,以祈求水官消解困厄,在祭拜時要在正廳掛燈籠。
下元節是紀念水官的日子,水官就是治水的『夏禹』,這一天是『夏禹』的誕辰日,會舉行祭拜禹的祭祀活動。
既然下元節是有水有關的節日,那『水色』活動就必不可少了,在水色中乘著綵船在河上游玩,並舉行祭拜水官、祖先、祈福等祭祀活動。
下元節時贈送親友的禮品為家中做的餈粑或蒸麻腐包子等,尤其是探望病人時帶著餈粑等禮品可以為其舒緩困厄。
「十月半,牽礱做團齋三官」,是說常州等地『齋三官』風俗。是用新米磨粉做的糰子。還有的會在大門口豎起高高的『天杆』,白天在杆頂張掛杏黃旗,旗幟上寫『天地水府』、『風調雨順』等字樣,到了晚上則換上三盞『天燈』,以示祭祀天、地、水三官。
農曆十月十五,道經記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菲祈願殊勝日願所有的善男信女、有情眾生都能獲水官洞陰大帝護持,解除厄運,逢凶化吉。
by-王道長

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