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搶孤的文化是怎麼來的?

搶孤這個活動的由來,首次出現是在清朝年間。

其中一種起源說法是為了娛樂眾家先靈,扮演搶食的餓鬼;

另一種說法是搶奪祭品,以嚇退流連忘返的亡魂;同時亦有賑濟貧苦流民的功能。

所謂的「孤」指的是救濟孤貧的物品。

在傳統習俗中,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普渡後,會將祭拜的用品發給孤貧;

因此普渡的祭品也稱作孤品,不過在分發孤品的時候常常發生爭搶推擠;才設計出「豎孤棚」的比賽方法,來爭取孤棚上的物品稱為搶孤。

搶孤是先搭設十幾公尺(各地的高度不盡相同)高的「孤棚」,上層再搭「孤棧」,並在上頭擺放供品以及旗幟。

而棚柱上塗滿牛油,整隊八人中六人為先發,以底座人撐起其他三位隊員及攻擊手完成任務。

而臺灣最著名的搶孤活動是屏東恆春以及宜蘭頭城。

 

分享出去: